• 2024-11-03
    有朋友问,除了患有脑血管病,那么患有缺血性心脏病的人能做吗?缺血预适应训练最先应用于心脏,对心脏也是有保护作用的。既往我们已推出多期相关的科普,大家可以了解下:国外医生用它来干啥? (一) 急性心肌梗死(俗称“急性心梗”,为冠心病的一种)是由于冠状动脉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目前其仍是世界多数国家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梗死的大小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小面积心肌梗死不一定引起症状,而大面积心肌梗死则可直接毙命。大面积梗死并非在冠状动脉闭塞后立即达到最大,而是在数小时内逐渐形成较大面积梗死,也就是这几个小时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救治提供了机会。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闭塞所致,因此及时有效的“打开”闭塞的动脉是挽救未梗死心肌组织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在现有医疗急救系统条件下,很多患者呼叫急救系统时可能已为发病后数小时;更残忍的是很多患者可能需要急救车转运数小时才能到达具备急诊手术的医院,大量心肌细胞可能在长途转运或交通拥堵中死去。“残酷的现实并不...
  • 2024-11-01
    进入秋冬季,对于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群体而言,每一轮寒潮袭来时的气温骤降,都考验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很关键! 不重视心脑血管疾病,很危险 李叔今年60岁,长期有高血压病史。由于没有感到不适,加之缺乏相关健康知识,他并没有重视血压的异常,也从未主动干预血压。 今年上半年,李叔感到咽喉不舒服,同时言语含糊,于是到医院就诊。 杨医生在了解到李叔的高血压病史后,立即为他量了血压,收缩压达到280mmHg,达到了高血压急症标准,这将极易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   保护血管健康,迫在眉睫!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季节”。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的,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血栓形成。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 保护血管健康,迫在眉睫! 因长期从事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和神经保护研究,2020年入选为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表示: 缺血预适应的训练,主要是用于卒中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定期训练对心脑血管健康也有...
  • 2024-10-29
    2024年10月29日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卒中识别早,救治效果好!”
  • 2024-10-27
    作为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措施,远隔缺血适应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不仅拓展了该治疗措施的研究领域,也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提供了新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吉训明教授团队在《Hypertension》期刊上发表题为“Chronic 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on Mild Hypertension in the Absence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roof-of-Concept Clinical Trial”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结果显示,对未服用降压药物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人群,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1个月不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此类人群的血压水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文婷博士为第一作者,吉训明教授、褚熙教授和赵文博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血管保护训练”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训练或者锻炼,比如晨练跑步、打太极,锻炼的是腰腿和关节等等,比如...
  • 2024-10-25
    现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并逐渐呈年轻化的趋势。心脏血管和脑血管发生的疾病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又包括脑卒中、冠心病、“三高”、下肢动脉疾病等。随着科技的发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对人体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训练作用原理 缺血预适应训练被医学界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内源性物理治疗方法,对心脑血管系统有着显著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正确有规律地缺血预适应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于缺血,缺氧的适应能力,从而避脑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机制一:可产生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 ●腺苷:心肌细胞的能量因子可以扩张冠状动脉,让血管壁更光滑,同时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缓激肽:一种九肽物质,可以减少血液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调节血压。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机制二:可以加速侧支循环建立 通过预适应训练,可以激发缺血部位小血管、毛细血管的增多、增密、增粗...
  • 2024-10-21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发展的基础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好血压,其他恶性疾病就在所难免。 我国高血压疾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都相当低,这就使脑卒中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高血压又被称为“ 安静的杀手”, 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导致患者不重视治疗。这使得高血压在隐匿的状态下不断发展、恶化,悄悄伤害着心血管及各个器官。 今天梳理了5点高血压的注意事项,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意一 起床的“三个半分钟”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一举一动都不可掉以轻心。起床过快、过猛也是一个容易引发意外的危险因素。 人体体位的快速、剧烈变化会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再加上晨峰期血压处于高位,使起床这个体位变化很大的动作格外危险。很多患有高血压的人都是在夜里起夜或清晨起床时发生脑卒中等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患者起床应采用“3个半分钟”起床法,或者叫“三步起床法”。让身体对体位变化有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样血压就不会有太大波动,避免出现脑血管意外。 第一步:平躺半分钟  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应先保持仰卧...
  • 2024-10-18
    脑出血已成为常发生的急性病,即“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快、病情凶险,成为病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 一、警惕血管中的不定时炸弹 人体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向全身组织和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健康的血管光滑、柔软、弹性好、血流顺畅,如果血管的主人不够爱惜它,血液垃圾逐渐在血管中沉积,久而久之,管腔会越来越窄。血管则会像用久了的自来水管一样,藏污纳垢、生锈,甚至管道受阻无法供水。  当血管从年轻时的柔软、光滑,变得又硬又脆。不管是沉积的血液垃圾引起脑局部血流中断,还是突然脱落的血管壁斑块,都足以促使脑血栓形成,像不定时炸弹一样飘荡在血管中…… 脑出血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由于症状较轻,易被人们忽视。这10个信号,一定要警惕! 二、脑出血发病前的10个信号 1、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开始断断续续头痛,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 2、眩晕难受 很多人在发生脑出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 3、一侧...
  • 2024-10-11
    不论日常生活,还是体检结果,我们总会有一些与“心脏”有关的感知。 比如,体检单上的“窦性心律”诊断,深夜加班时,突然觉得——心跳漏了一拍!或是好端端的,无故胸痛胸闷,胸口不舒服…… 这些,其实都是心脏的对话信号。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安康诺盾预适应训练仪还被三甲医院引进,广泛用于各类心脑血管慢性病治疗及术后康复治疗。医用工作者使用后,对其功效夸赞不止: 安康诺盾预适应训练仪,守护您和家人的心脑血管健康!...
  • 2024-10-03
    血液循环将氧气和营养带到身体各个部位,如果血液循环出现问题,会诱发心肌缺血、脑缺血等问题。血液循环不好的人,该如何改善呢? 那么要如何改善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 1、保持营养均衡 血液循环变得不好,与饮食不得当会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建议少吃高盐、高糖食物以及烧烤类食物,这些食物中的某些物质会对血管造成伤害,比如食盐中的钠元素,会结合大量水分,对血管造成压力,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其中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对血管健康有好处。 2、坚持运动 要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既能够帮助血液更顺畅的流动,也能够增强抵抗力。身体的代谢速度变得更快,对维护血管健康有好处,建议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游泳、慢跑等,即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伤害。 3、多喝水 血液循环不好与血液是否浓稠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平时要多喝水,使血液得到稀释,对预防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不建议把饮料当水喝,因为饮料中含有糖分和盐分,会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 4、按摩 按摩是一种不错的物理疗法,能够使人得到放松,也能...
  • 2024-09-28
    一直以来,中青年人都是年富力强的代表,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猝死新闻,让我们在惊讶和惋惜之余,开始思考,为什么这种极为凶险的疾病会盯上这群人? 资料显示,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是“罪魁祸首”。 2019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指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岁~29岁人的患病人群占比已达15.3%,且患病的中青年治疗状况并不理想,64.4%的人并未接受过医学治疗。 可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早发现相关病变,已成为当代年轻人“保命”的关键。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常见的有冠心病、心绞痛、肺心病、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为什么心脑血管疾病会盯上年轻人? 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更为复杂多样,许多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幕后推手”。 1.吸烟和酗酒 发表在《美国...
  • 2024-09-13
    中秋佳节是团圆的象征,也是提醒我们关心家人的温馨时刻。 但随着秋季的悄然来临,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中老年人更应注重身体的养护。 这个中秋,无论你身处何方,对父母的关怀与叮咛都不应缺席! 凭借其优越的产品性能,卓越的使用效果,安康诺盾预适应训练仪已经成为了众多心脑血管患者的福音,并且积累了良好的用户口碑: “训练一个月,手臂不抖了 头痛消失,睡眠变好” “头痛头晕的现象 没有出现过” “血压变稳定 用药也减少了” “相信安康诺盾的产品 会让我们更健康” 安康诺盾预适应训练仪 守护您和家人的心脑血管健康!    ...
  • 2024-09-12
    高血压,只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就可以了吗?不是的!要想控制好血压,专家的这几句话,一定要听! 一、高血压比你想象的严重,千万别小瞧它 高血压是个“安静的杀手”,很多高血压患者不头疼、不头晕、不难受,看起来貌似默默无闻。 但是如果不吃药、不治疗、不去控制病情,就很可能在某一时刻引发冠心病、肾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 二、不控制好情绪,血压也会失控 世界卫生组织做过一项调查,经常处于负面情绪的男性,患上高血压的概率是情绪舒畅男性的1.5倍,女性则是1.7倍。 情绪是健康的开关,当情绪出现波动时,血压自然也会随之升高,如果高到一定程度,那就相当危险了。不仅仅是不良情绪才会这样,大喜大悲这些过激的情绪,都应该尽力避免。尤其是容易得高血压的人群,就更应该引起注意。 三、想让第二天血压稳定,前一天要睡好觉休息好 许多高血压病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好时血压稳定,睡眠差时则血压升高。 研究发现,只要高血压患者比平时能早睡1小时,第二天血压就可能下降10毫米汞柱(mmHg),这是非常显著的控压效果。如果你有...
  • 2024-09-09
    在提到致死性疾病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癌”,但实际上有一种疾病,比癌要恐怖的多! 我国平均每1分钟就有3人因该疾病离世,它就是“脑卒中”! 如果你感觉这一名称较为陌生,那提到“中风”应该无人不知吧! 曾有权威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就有200万人,而因该疾病死亡的每年超过150万人! 脑卒中在临床上被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也被称为“脑梗”。而另一种则是出血性脑卒中,就是大家俗称的“脑出血”!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脑卒中,都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三高特点,所以大家对其都避之不及! 近些年脑卒中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之所以会如此,恰恰就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关,想要远离中风,以下6件事就应避免: 1、长期吸烟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常年吸烟的人群患脑梗的几率,是不吸烟人群的2.5倍,如果吸烟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疾病,那患病率甚至会高达20倍! 这主要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成分,会刺激身体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催动肾上...
  • 2024-09-06
    静默的杀手 ——高血压—— 高血压,也被称为“静默的杀手”,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高血压症状并不明显,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高血压的“受害者”。 因此,普及高血压知识, 提高大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血压多少是高血压呢?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一日内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排除了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后,在诊室内出现的高血压,离开诊室血压恢复正常。隐蔽性高血压:偶测血压不一定很高,需要24小时监测才能发现的高血压。) 那么你怎么会得高血压的呢?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来看看你中了几条?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的发病率高达46%。 饮食: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摄入食盐量过多会增加...
  • 2024-09-02
    什么是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好处 缺血预适应原理 定向调节血压,建立新的平衡。通过缺血适应训练,让我们上肢局部反复短暂的缺血、缺氧后,使机体产生内源性的保护介质,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身体各个部位,使身体产生对这种短暂的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性,从而保护我们的心、脑、肺、肾、肝脏等器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预适应训练适用人群及训练周期 1、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脑梗、腔梗、脑血栓、脑出血、一过性脑缺血缺氧、烟雾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狭窄或闭塞 3、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血管性痴呆、偏瘫、脑萎缩、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4、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慌、房颤、心率不齐以及支架植入式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周围动脉疾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5、头昏、头痛、胸闷、心慌、眩晕、气短、失眠、嗜睡、疲劳、耳鸣、健忘、记忆力减退的亚健康人群 6、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处于脑中风或心肌梗病后康复期的人群 7、精神压力大、久坐办公室、肥胖缺乏运动等人群 8、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包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