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护身符”:缺血预适应训练

发布于: 2024-12-10 00:23

在中国,每6秒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个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

在中国人发生颅内动脉粥样化的比例比欧美人高5倍以上,当颅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会引发大量血管的狭窄闭塞,像头发丝大小的小血管也可能发生阻塞,那么对氧气十分敏感的脑细胞就会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人体表现为失眠、记忆力变差、走路不稳、视物模糊等。

每个人都有脑卒中自救的开关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曾播出一期节目中,一名患者李阿姨(化名),因为头昏、迷糊、睡眠不好,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的一侧颈动脉完全闭塞,脑血管出现严重病变!

因为李阿姨的颈动脉和颅内血管情况十分糟糕,无法安装支架,于是医生便让她每天做一种训练,来激活脑卒中自救的开关。

随后李阿姨坚持训练了十年,2020年11月的影像学报告显示,她的脑梗死的面积和水肿逐渐减少,双侧的脑灌注都有改善

什么是缺血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训练是通过对非重要脏器或组织进行反复、间断、规律小计量缺血缺氧刺激,调动身体产生内源性保护作用,增加抵抗缺血损伤的能力。

从而增强心脏和大脑等远隔重要脏器对缺血缺氧损伤的耐受能力,预防重要脏器可能发生的致命性缺血缺氧事件。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原理

简单来说,定向调整血压,建立新平衡。缺血预适应训练通过锻炼,产生抗缺血缺氧的保护介质,这些介质随着血流到达侧支循环的位置,血管就会不断扩张,由小血管变成大血管,由部分血流变成完全满足的血流供应,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好处

1、提高心脏对缺血的耐受力,降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新生,降低动脉硬化的程度;

3、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心脏的损伤;

4、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分享